教联网时代:信息技术与教育应走向深度融合 - 教育资讯 - 青岛正日软件有限公司
教育资讯 首页  》  新闻资讯  》  教育资讯

教联网时代:信息技术与教育应走向深度融合

2019-05-09 | 5861|

日前,由长江教育研究院、科学出版社、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《中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指数》(2019年版)首发式暨《教联网时代:一场即将来临的教育变革》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。在圆桌论坛环节,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、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总工程师余少华,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丹围绕“万物互联时代的教育新理念、新模式、新生态”,从不同角度发表了意见和看法。

中国教师报:在互联网时代谈教育是特别有意思的话题,在一些人看来,互联网瞬息万变,在这个背景下思考教育,有哪些是不变的,有哪些是可能会变的?

周洪宇:在一个新时代,特别是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新时代背景下,我们的教育有哪些是不变的?哪些是可能会变的?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,大家都在思考,但是到现在也没有统一的看法。有人认为,信息技术只能是技术,很难改变教育的本质;有人认为,信息技术虽然只是手段,但它会带来教育的革命性变化,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。我个人认为,这两种看法有其合理因素,但是也不能走极端。信息技术会对教育带来巨大挑战,同时也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教育发展。但是教育的一些本质性规律不会变,因为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育人的活动,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完成的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须是直接的,这一点技术还不能完成,并且人的人格和情感也是技术不能解决的。但在互联网时代,学习的环境在改变,学习的理念、学习的组织管理方式在改变,它对我们的教育影响非常大,挑战也非常大。

余少华:“教育信息化”是一个热词,自从教育与互联网关联后,传统的教育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比如互联网图书馆、互联网医院、互联网工厂等,都是一些新名词。而且我们看到,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,可以有效打通脱贫攻坚政策落实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发挥信息化在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,尤其是近年来的远程教育,正在把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贫困地区,让更多孩子受益。

冯丹:今天我们讨论的是万物互联时代的教育,一些新技术在不断地用于教育领域,提高了教育水平,包括虚拟现实、人工智能等。我经常想一个问题,未来是不是有一个存储芯片,可以把百科知识的内容放上面,当然这样一来,可能有人会认为我们就不用接受教育了。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——创新能力的培养,这是技术不能解决的。传统教育关注的是知识,是记忆力,但把知识变成能力和思想需要多方面的途径。比如现在芯片领域就比较缺人才。一些高校可能受条件的限制,特别是实践环境的限制,培养的学生懂理论书本知识,但实践能力不够,而业界需要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、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。


中国教师报: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均衡、教育扶贫有很大的推动作用,那么,我们有哪些可以实操的路径?

周洪宇:目前,我们正在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,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也比较大,许多地区包括偏远地区在硬件上都不错。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软件,有了设备,没有教师,设备就被闲置了。所以,关键是要用信息化的手段整合各种优质教学资源,把好教师、好课堂、好资源输送到偏远地区去。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均衡,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很大,要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。

冯丹:借助新技术推动教育公平,不仅仅是基础教育领域在行动,高等教育领域也可以借助技术促进资源共享,比如慕课建设。在华中科技大学,我们就有一门《计算机组成原理》国家精品课程,去年9月上线,到今年选修人数已经超过2万,不仅惠及了本校学生,也辐射到更多的兄弟院校,共同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。学生有了这样的体验后,也会不断把合作共享理念带到工作中去,有些学生去云南支教,他们就会利用计算机优势帮助当地人做电商。


中国教师报:教育信息化确实在技术扶贫和教育公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,但现在还需要有效整合硬件、软件资源,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在您看来,目前最难的地方在哪里?

周洪宇:从学校教育角度看,最艰难的“一公里”就是农村的教学点。我国有6万多个教学点,每个点上的学生数量不一样,教师也不多,如何将教学点的信息技术与教育形成深度融合?只有将这个问题解决好,才能促进教育的深度均衡,从而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。最近几年,我们一直都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,包括政策和立法。我们期待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,为教育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最坚实的法律保障。我对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理解,应该是被动与主动结合,变被动为主动,加强顶层设计,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,让贫困山区一个地方都不能漏掉,让每个学生都能公平接受教育。

冯丹:从高校角度看,我们要加强科教融合。优秀的教授一定要给本科生上课,把最新的科技进展、最新的技术成果教给学生,让他们感受到科技的力量。同时,我们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,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,他们有的做了一些互联网+创业公司,真正已经让科技成果落地。


中国教师报:科技改变了教育,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影响,比如一些学校启用电子手环,在课堂上使用人脸识别等,引发了一些关于学生隐私权的争议。对此,您怎么看?

余少华:科技是为教育服务的,能够提高教育的效率,甚至扩大教育的公平度等。有些新的科技手段在推出时可能会遭到一些非议,但我觉得可以等待一下,不要急着下结论。技术最终成功与否,关键要看是否为教育进步做贡献。许多科技创新是在实践过程中慢慢修正的,需要慢慢改变,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多服务和更大贡献,这有个时间过程。而且,科技本身是一把双刃剑,我们要学会恰当运用。对于新事物新科技,我们要保持开放、包容的态度,对于它可能产生的问题也不能大意,可以通过成立相关评估机构、健全相关机制进行监测,对于不利方面进行修正。

周洪宇:最后,我想说:“抓住教育,就是抓住了人才”“抓住了技术,就是抓住了关键,抓住了明天”“科技不能取代学校,不能取代教师,不能取代育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