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15日,教育部召开第一场2022年“教育新春”系列发布会,介绍2022年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和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有关工作要求。跟信息技术考试系统的小编一起看看具体有哪些重点内容吧~
2022年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和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有关工作要求是什么?跟信息技术考试系统的小编一起来听吕玉刚司长的介绍——
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基础教育工作要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积极作出应有贡献。总体要求是: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基础教育的重大决策,进一步加强党对中小学(幼儿园)的全面领导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以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,持续巩固提高学校“双减”工作水平,积极落实基础教育“十四五”重要部署,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,不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,加快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主要围绕“巩固提高、深化落实、创新突破”三个方面开展。
第一,抓巩固提高,聚焦“双减”,重点提高“四个水平”
经过各地各校共同努力,2021年秋季学期学校落实“双减”工作开局良好、进展平稳、成效明显。作业总量时长有效控制,作业管理制度普遍建立,作业设计水平不断提高,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由“双减”前的46%提高到90%以上。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,课后服务项目吸引力有效性显著提升,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去年春季学期末的49.1%提高到秋季学期末的92.2%。教学管理明显加强,学校普遍建立了教学基本规程、强化了校本教研、落实了“零起点”教学和学习困难学生帮扶等制度,绝大多数教师参与了辅导答疑,教学质量不断提高。教育观念积极转变,广大教师更加注重实施素质教育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广大家长逐步树立“健康第一”育儿理念,更加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。学校减负提质受到好评,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,73%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时间比“双减”前明显减少,85.4%的家长对课后服务表示满意。
按照中央提出的“双减”工作目标任务,2022年,要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,继续把落实“双减”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,持续巩固提高学校“双减”工作水平。
一是提高作业设计水平。在“压总量、控时间”的基础上,注重“调结构、提质量”。推动各地各校通过加强作业设计研究、完善作业设计指南、开展优质作业展示交流、举办作业设计大赛等,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水平,提高作业针对性有效性。
二是提高课后服务水平。在“全覆盖、广参与”的基础上,注重“上水平、强保障”。推动各地各校挖掘校内潜力,统筹利用科普、文化、体育等方面社会资源,进一步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有效性。督促尚未落实课后服务经费的地方逐县逐校落实到位,切实保护好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积极性。
三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。召开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,充分发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指委指导作用,推动各省制订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,强化教师备课和校本教研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。深入推广应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,认真遴选“基础教育精品课”,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。
四是提高均衡发展水平。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,大力推进优质均衡发展。出台构建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意见,召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,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工作;研究制订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,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。
第二,抓深化落实,聚焦重大部署,重点落实“四个文件”
一是落实《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(试行)》。推动各地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,深入开展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,“一校一案”积极稳妥实施。研制中小学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、议事规则示范文本等配套文件,着力健全学校领导体制机制。
二是落实《“十四五”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》。指导各省制订实施方案,做好入园需求预测,以县为单位完善普惠性幼儿园布局规划,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,深入推进幼小科学衔接,进一步提高普及普惠水平和科学保教质量。
三是落实《“十四五”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》。指导各省制订实施方案,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县中托管帮扶工程;严格落实普通高中属地招生和“公民同招”政策,切实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;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,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。
四是落实《“十四五”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》。指导各省制订实施方案,推动特殊教育拓展融合发展,持续做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工作,加快特教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两端延伸;推进普通教育、职业教育、医疗康复、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,提高特殊教育质量。
第三,抓创新突破,聚焦关键领域,重点实现“四个突破”
一是在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上突破。研制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,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师专职化专业化水平。在广大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“学习新思想,做好接班人”主题教育活动,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。
二是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上突破。研制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,推动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切实履行相应职责,有效形成育人合力,为落实“双减”、提高育人水平营造良好氛围。
三是在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上突破。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,整合建设基础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,提升基础教育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;进一步升级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,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,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。
四是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上突破。认真总结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成果,加大宣传推广力度;推动各地各校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,促进劳动教育常态化有效开展;深化考试评价改革,加快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,切实提高命题质量,确保依标命题、难易适度、教考衔接;推动落实幼儿园、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质量评价指南,切实发挥质量评价导向作用。
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在即,希望各地各校高度重视、认真做好开学工作。
一是认真制订教学计划。要严格按照课标制订春季学期教学计划,确保开学后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;认真分析每名学生上学期学习情况,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,积极做好辅导答疑工作;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,丰富课后服务内容,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;充分利用冬奥会的宝贵教育资源,认真做好学生开学教育,激发学生爱国情怀。
二是积极开展家校沟通。学校在开学后,要召开一次专题家长会,全面介绍去年秋季学期学校“双减”工作成效,特别是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情况,积极听取家长对本学期进一步做好“双减”工作的意见建议,切实增强家校协同做好“双减”工作的合力。
三是全力做好学生工作。学校要全面了解掌握学生身心状况,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教育引导和关爱帮扶工作;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报告制度,加强心理健康教育。认真开展学生返校情况摸排,对未返校的学生,按照控辍保学联控联保规定,切实做好劝返复学工作。认真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,强化学生安全管理,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,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有序。
跟信息技术考试系统的小编一起来听王攀主任介绍北京市西城区2021年秋季学期落实“双减”成效和教学质量保障情况——
西城区深入贯彻落实“双减”工作决策部署,积极行动,主动作为,狠抓落实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一是政府主导,强化顶层设计。成立了由主管区领导任组长的“双减”工作领导小组,整体统筹协调我区“双减”工作。健全协同联动、典型案例推广、专业支持、督查调研四大工作保障机制,系统设计“2+X”政策支持体系,“2”指两大标准,即《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“双减”工作评估要点》《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评估要点》,“X”指系列“双减”政策文件。
二是共建共享,激发主体发展活力。在区域层面开展“大学习、大讨论”活动,召开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、小学校长论坛,组织区教育科研月专场活动等,凝聚思想共识,提升学校创造力。以创新教师评优、管理、激励机制,教师轮岗,弹性上下班制度等为抓手,关爱教师成长,让教育有温度。
三是立足“形成性评价+作业研究+课堂教学”联动优化,打造“规范+高效”教学管理。构建了以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等为抓手的教学研究体系,深化研讨,构建高效课堂。立足作业检测教学效果、分析学情、改进教学方法的功能,开展“形成性评价+作业研究+课堂教学”三加联动式研究。出台单元知识图谱和作业图谱示例,研发单元作业设计思维模型,构建“基础类—提升类—拓展类”分层进阶作业体系。
四是实施“升级版”课后服务,护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。上学期初,盘点校外资源,为学校提供200余门课程的课后服务“菜单”,学校按需“点餐”。积极动员高校、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,参与课后服务;借助教师流动,让优质资源惠及更多的学生。同时,构建了“1+3+N”课后服务总体课程框架,指导各校 “一校一案”“一校一策”设计课程内容。
五是凝聚育人合力,家校社协同,优化学生成长环境。从区域层面通过区家长学校网上课堂就“双减”政策进行深度解读。从学校层面,召开家长会以及家长沙龙,增进家长对“双减”工作的理解和支持。同时,正在探索以学校发展、学生成长为导向的“五育融合”评价体系,通过评价引导“双减”工作更加科学有效推进。
跟信息技术考试系统的小编一起来听褚新红校长介绍岳阳道小学2021年秋季学期落实“双减”成效和教学质量保障情况——
“双减”工作实施以来,岳阳道小学始终注重“发挥好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”,持续强化校内“三个提高”,实现了学生和家长双满意,树立起全面育人理念下的“大质量观”。
一是向优质课程要质量。在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基础上,构建了五育并举“融慧”课程体系,2021年度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达标率达到99.56%。开设了自主阅读、红色教育、巧手劳技等六大类82门课程和11门非遗课程,诚邀有专业特长的家长走进学校,共同搭建起课程育人的多维时空。
二是向优质教学要质量。引导全校教师自觉从教为中心转型到学为中心,开展数据支持下教学实践研究,对教师课堂提问类型、师生互动问答方式等教学行为进行观察测评,使用“教学助手智慧卡”等技术手段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智能分析等。同时,严格作业监管、形成作业共研模式、开展“科学有效作业设计”主题教学研究活动及全学科的特色作业展览等,强化作业管理。
三是向多元评价要质量。创新实施全要素的综合评价,更加注重充满挑战的快乐评价,强化激励与改进导向的过程性评价。如开展全学科“闯关嘉年华”、“习惯养成T台秀”等活动,让孩子们在玩中体会思考的乐趣、感受学科的魅力、感悟合作的意义。精心设计实施学生“每周成长记录”,从静态的量化结果评价转向动态的过程性评价等。